2025-04-01 09:31:12
来源: 聚幕医疗
经皮神经电刺激仪(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, TENS)是一种通过皮肤表面电极向人体施加低频脉冲电流的物理治疗设备。其通过刺激神经纤维,阻断疼痛信号传递或促进内源性镇痛物质释放,主要用于缓解急慢性疼痛。
电刺激机制:
闸门控制理论:高频电流(50-100Hz)激活粗神经纤维(Aβ纤维),抑制疼痛信号(C纤维和Aδ纤维)向脊髓和大脑传递。
内啡肽释放:低频电流(2-10Hz)促进脑内β-内啡肽分泌,产生自然镇痛效果。
电流类型:
双相不对称脉冲波,电流强度可调(通常为0~100mA),电压范围5~30V。
镇痛:缓解肌肉骨骼疼痛(如腰痛、关节炎)、神经痛(如坐骨神经痛)。
改善局部循环:电流刺激促进血管扩张,减轻水肿。
肌肉松弛:低频模式可缓解肌肉痉挛。
适应症:
急慢性疼痛:术后痛、颈肩腰腿痛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。
运动损伤:肌肉拉伤、韧带扭伤。
功能性疼痛:偏头痛、痛经。
禁忌症:
心脏起搏器佩戴者、癫痫患者。
皮肤破损、感染或感觉障碍区域。
孕妇腹部、颈动脉窦、眼部等敏感部位。
结构组成:
主机:脉冲发生器(控制频率、脉宽、强度)。
电极片:导电硅胶或水凝胶贴片,粘贴于皮肤表面。
导线:连接主机与电极。
技术参数:
频率范围:1~150Hz(常用50Hz或低频2~10Hz)。
脉宽:50~250μs(影响刺激深度和强度)。
输出模式:连续波、断续波、调制波(如疏密波)。
电极放置:
疼痛区域或相关神经通路上(如腰痛贴于腰椎两侧)。
电极间距≥2cm,避免跨心脏中线。
参数调节:
急性疼痛:高频(50-100Hz)、低强度(舒适麻刺感)。
慢性疼痛:低频(2-10Hz)、较高强度(肌肉轻微收缩)。
治疗时间:
单次20~60分钟,每日1~3次,疗程7~14天。
优势:
非药物镇痛,减少对止痛药的依赖。
便携、操作简单,适用于家庭和康复机构。
局限性:
镇痛效果个体差异大,部分人群可能无效。
仅缓解症状,不针对病因治疗。
避免电极片直接接触金属饰品或潮湿表面。
治疗时逐渐增加强度,避免突然强刺激。
皮肤敏感者使用后可能出现红疹,建议缩短单次使用时间。
医用级:美国Empi系列、德国BTL-6000。
家用级:欧姆龙HV-F021、飞利浦Pain Relief Pro。
高频TENS(>100Hz):研究显示可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麻木症状。
智能TENS:结合APP调控参数,通过生物反馈实现个性化治疗。
总结:TENS是一种安全、无创的疼痛管理工具,尤其适用于药物禁忌或需长期镇痛的患者,但需规范操作并结合病因治疗。严重疼痛或器质性疾病需及时就医。
注: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