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3-28 09:27:10
来源: 聚幕医疗
电动气压止血仪是一种通过气压压迫肢体近端血管,阻断血流以实现术中止血的医疗设备。其通过电动充气装置精确控制袖带压力,广泛应用于骨科、整形外科、急诊科等手术场景,可减少术中出血、保持术野清晰,并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。
压力控制:
电动气泵对止血袖带充气,压力值根据患者年龄、肢体部位(上肢/下肢)及血压自动设定(通常上肢压力≤40kPa,下肢≤80kPa)。
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并维持恒定压力,避免压力波动导致组织损伤。
时间管理:
内置计时器设定止血时间(通常单次≤1小时),超时自动报警提醒,防止缺血性损伤。
智能反馈:
部分高端设备可连接患者生命体征监测系统,动态调整压力或报警提示异常。
主机:
气泵模块:提供稳定气压。
控制面板:设置压力、时间参数,显示实时数据。
报警系统:超压、超时或漏气时触发声光警报。
止血袖带:
双层气囊结构,贴合肢体轮廓,均匀分布压力。
分为成人型、儿童型及不同肢体尺寸型号。
连接管路:耐压软管连接主机与袖带,确保气密性。
骨科手术:
四肢骨折复位、关节置换、显微外科等术中止血。
创伤急救:
严重肢体出血的临时止血,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。
整形外科:
肢体精细手术(如皮瓣移植)中维持无血术野。
优点:
精准控制:压力与时间数字化管理,安全性高。
减少出血量:降低输血需求及术后感染风险。
操作便捷:一键启动,自动化程度高。
缺点:
长时间使用可能导致神经麻痹或皮肤压伤。
不适用于严重动脉硬化、血栓患者或感染部位。
智能化升级:
整合AI算法,根据患者实时血流状态自动调节压力。
便携化设计:
开发小型化、电池驱动的应急止血设备,适用于战场或灾害救援。
材料创新:
采用柔性传感器与自适应气囊,减少局部压迫损伤。
禁忌症:
避开开放性伤口、感染区域,慎用于循环障碍患者。
操作规范:
袖带缠绕松紧适宜,避免褶皱;止血期间观察肢体远端血运。
时间管理:
严格遵循单次止血时间限制,间隔10-15分钟后再充气。
电动气压止血仪通过精准的气压与时间控制,显著提升了手术安全性与效率。未来随着智能化与材料技术的突破,其在微创手术、急救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展,成为现代外科不可或缺的辅助设备。
注: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