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3-26 09:28:53
来源: 聚幕医疗
双水平正压呼吸机(BiPAP)百科知识
1. 定义
双水平正压呼吸机(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, BiPAP)是一种无创通气设备,通过提供两个不同压力水平的正压气流(吸气相高压IPAP和呼气相低压EPAP),辅助患者完成呼吸循环。其核心功能是改善通气效率、缓解呼吸肌疲劳,广泛应用于睡眠呼吸障碍、慢性呼吸衰竭及急性呼吸窘迫的辅助治疗。
2. 工作原理
压力支持机制:
IPAP(吸气相正压):吸气时提供较高压力,帮助患者克服气道阻力,增加肺泡通气量。
EPAP(呼气相正压):呼气时维持较低压力,防止小气道塌陷,减少呼吸功。
触发与切换:
流量/压力触发:感知患者自主呼吸信号,自动切换IPAP与EPAP。
备用呼吸频率:若患者呼吸暂停,设备按设定频率强制送气。
压力差调节:IPAP与EPAP的差值(Pressure Support, PS)决定通气支持强度,差值越大,辅助效果越强。
3. 设备组成
主机:内置涡轮、压力传感器、控制芯片及显示屏。
呼吸回路:
面罩(鼻罩、口鼻罩或鼻枕)及头带。
软管(加热或普通管路)。
湿化器:可调节温度的湿化罐,减少干燥气体对气道的刺激。
滤网: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与病原体(如细菌、病毒)。
电池模块:支持移动使用(部分机型)。
4. 适应症与禁忌症
适应症:
睡眠呼吸障碍: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(OSA)合并低通气。
慢性呼吸疾病:慢性阻塞性肺疾病(COPD)、肺纤维化、神经肌肉疾病导致的呼吸衰竭。
急性呼吸支持:心源性肺水肿、哮喘急性发作的过渡治疗。
术后恢复:胸腹部手术后呼吸功能不全的辅助通气。
禁忌症:
严重上呼吸道梗阻(如喉头水肿)。
无法自主清除气道分泌物(需有创通气)。
血流动力学不稳定(如休克、严重低血压)。
近期面部创伤或术后无法佩戴面罩。
5. 使用步骤
评估患者:确认适应症,排除禁忌,评估血气分析与呼吸频率。
选择面罩:根据患者脸型选择合适类型,调整头带松紧(以不漏气且舒适为准)。
参数设置:
初始压力:IPAP 8-12 cmH₂O,EPAP 4-6 cmH₂O(根据疾病调整)。
备用呼吸频率:10-12次/分钟(用于呼吸驱动不足者)。
湿化温度:32-37℃(避免冷凝水积聚)。
佩戴与监测:
指导患者用鼻呼吸,减少张口漏气。
实时监测血氧饱和度(SpO₂)、呼吸波形及漏气量。
调整与适应:根据耐受性逐步调高压力,夜间使用可配合血氧仪评估疗效。
6. 维护与保养
日常清洁:
面罩、管路每日用中性洗涤剂清洗,晾干后使用。
湿化罐每日换水,避免细菌滋生。
定期维护:
滤网每1-2周更换或清洗(视环境粉尘情况)。
主机表面用酒精棉片擦拭消毒。
故障处理:
漏气报警:检查面罩密封性,调整头带或更换硅胶垫。
压力异常:检测管路是否堵塞、滤网是否脏污。
7. 注意事项
压力安全:初始压力不宜过高,避免气压伤(如气胸)。
并发症预防:
面罩压迫处使用水胶体敷料预防压疮。
腹胀患者可降低IPAP或使用促排气药物。
患者教育:
指导患者适应呼吸节奏,避免人机对抗。
强调长期依从性(如夜间OSA患者需每晚使用)。
8. 历史与发展
1980年代:CPAP(持续正压通气)用于治疗睡眠呼吸暂停。
1990年代:BiPAP技术问世,通过双压力模式提升舒适度与疗效。
21世纪:
智能化:自动调压(Auto-BiPAP)技术根据实时需求调整压力。
便携化:小型设备适用于家庭与院前急救。
数据互联:无线传输呼吸数据至医疗平台,远程监控患者状态。
9. 常见问题
Q:BiPAP与CPAP有何区别?
A:CPAP仅提供单一恒定压力,适用于单纯OSA;BiPAP提供双压力,更适合通气不足或呼吸肌无力者。
Q:使用BiPAP会依赖吗?
A:不会。BiPAP辅助呼吸但不替代自主呼吸功能,停用后呼吸模式可恢复。
Q:儿童能否使用BiPAP?
A:可以,但需专用儿童面罩及参数设置(需由医生指导)。
总结
双水平正压呼吸机通过灵活的压力支持,在改善氧合、降低呼吸负荷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,成为无创通气的核心工具。随着舒适性提升与智能化发展,其应用从重症监护延伸至家庭医疗,助力慢性呼吸疾病患者实现“自由呼吸”。正确操作与长期管理是发挥疗效的关键,医患协作方能最大化治疗价值。
注: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