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2-26 09:27:24
来源: 聚幕医疗
脉搏血氧仪是一种无创医疗设备,用于实时监测人体血液中的血氧饱和度(SpO₂)和脉搏率(心率)。
血氧饱和度:指血液中与氧气结合的血红蛋白占总血红蛋白的百分比,正常范围为95%-100%。低于90%可能提示缺氧,需及时就医。
脉搏率:每分钟心跳次数,成人正常范围为60-100次/分钟。
基于光电容积描记法(PPG):
设备通过发射**红光(660nm)和红外光(940nm)**穿透皮肤(通常为指尖或耳垂)。
氧合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率不同,传感器通过检测透射或反射光的强度变化,计算出血氧饱和度和脉搏率。
传感器探头:包含发光二极管(LED)和光电探测器。
处理单元: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,通过算法计算SpO₂和心率。
显示屏:显示实时数据,部分设备具备报警功能。
电源:通常为电池供电,部分支持USB充电。
医疗场景:医院、ICU、手术室监测危重患者或麻醉患者。
家庭健康:慢性呼吸道疾病(如COPD、哮喘)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。
运动与高原:登山、长跑等需监测缺氧风险的活动。
COVID-19应用:疫情期间用于居家监测轻症患者的血氧水平。
清洁手指,去除指甲油或污垢。
将手指插入探头,确保传感器与指甲对齐。
静止等待10-30秒,待数据稳定后读取结果。
避免在寒冷环境或血液循环不良时使用。
误差因素:
指甲油(尤其深色)、皮肤色素沉淀、低温、运动伪影可能导致读数不准。
严重贫血、一氧化碳中毒时SpO₂可能显示正常,但实际缺氧。
禁忌人群:
严重外周血管疾病、低血压患者可能测量困难。
不能替代动脉血气分析:仅作为筛查工具,确诊需结合临床检查。
按测量部位:
指夹式(最常见)、腕式、手持式、贴片式(可穿戴设备)。
技术升级:
无线传输(蓝牙/Wi-Fi)、连续监测、智能APP整合(如Apple Watch的血氧功能)。
医用级 vs. 消费级:
医用设备精度更高(误差±2%以内),需通过FDA/CE认证;消费级设备适用于日常监测。
国际标准:ISO 80601-2-61(医用脉搏血氧仪安全标准)。
知名品牌:迈瑞(Mindray)、飞利浦(Philips)、鱼跃(Yuwell)、Nonin、苹果(Apple Watch)。
价格范围:消费级约20-100美元,医用级数百至数千美元。
AI集成:通过机器学习优化低灌注状态下的测量准确性。
多模态监测:结合体温、血压、呼吸频率等参数,打造综合健康监测设备。
无接触技术:基于摄像头或雷达的非接触式血氧监测研发中。
美国FDA指南:《Pulse Oximeters - Premarket Notification Submissions》
临床研究:COVID-19与“沉默性缺氧(Silent Hypoxia)”的关联性
国际标准:ISO 80601-2-61:2017
以上内容为脉搏血氧仪的核心知识,如需进一步细节(如电路设计、临床案例等),可针对性扩展。
注: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